开放的政治环境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荣。唐朝以博大宽厚的气度与谦虚诚恳的心态同所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层次和力度都堪称中国古代之,大唐文化也因此而显示出强烈的世界性。对此,唐代金银器表现得尤为明显。
唐朝既能以自身之强散发出强大辐射力,又因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包容量。受到西方习俗的影响,唐代不仅大量使用金银器,而且由于大量吸收了粟特、波斯萨珊等西亚和中亚金银器发达地区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使得唐代的金银器呈现出了浓郁的异域色彩与的多样性。由于中西方在政治、宗教、艺术以及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唐朝在接受西方器物及其影响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使器物的造型、纹样变得更适合中国人的使用和欣赏习惯。8世纪中叶以前的唐代金银器明显受到中亚、西亚等地金银器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异域色彩。8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摆脱了外来文化的直接影响,完成了金银器的中国化进程。
工艺——吸纳创新并举
战国、西汉时期,西方的金银器及制造工艺就开始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人们在对外来金银器制作技术和装饰工艺进行更多模仿和学习的同时,也试图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器形融合。唐代由于对外交流更为广泛,西方金银器物的捶揲工艺、造型艺术和装饰纹样在大量传入的同时也逐渐与唐代的创新融为一体,使中国古代金银器风格突变,并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
捶揲錾花双狮莲瓣纹金碗
在外来工艺中,对中国金银器影响大的是捶揲工艺。捶揲工艺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西亚、中东地区,并大量用于金银器的成型制作。由于中国古代金银工艺长期受制于青铜铸造工艺,中国传统金银工艺也以铸造成型为主。虽然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在东周时期的金银加工技术中就已出现了捶揲技术,但此种技术一直未见广泛用于器皿成型制作。随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规模展开,西亚、中亚等地的商人、工匠纷纷来华,他们在带来大量国外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金银器制造在内的不少工艺技术。由于金银均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捶揲成型更能体现金银制品的特质和美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绝大部分都是捶揲成型,足见其影响之大。
明德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是集艺术品鉴定、评估、征集以及国内外拍卖、海内外艺术品展销于一体。主要举办海内外专场展销出手纽约、香港、澳门、新加坡、举行交易拍卖会,具有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瓷器杂项、玉器翡翠、珠宝珍表、收藏品等艺术品交易台,公司坐落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福建省省份(福州市)。
艺术品经纪人 :缪先生
咨询电话::
图片邮箱: 204683239@qq.com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荆溪大道66号明德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