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断路故障,除明显的断裂现象外,常见故障多发生在导线与导线端子之间。有的导线断路后,外绝缘层与导线端子完好,但导线内芯线与导线端子已断路。判断时,可对怀疑断路的导电线与导线端子做拉力试验,在拉力试验过程中,如导线绝缘层逐渐变细时,可确认该导线已断路。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按结构的不同,分为全利用度线束、部分利用度线束和链路系统;按服务方式的不同,分为损失制线束和等待制线束(见随机服务系统);按服务的负载源数的不同,分为无限负载源线束和有限负载源线束。
研究线束的工作特性。关键问题是求解线束的状态概率分布。线束的基本数学模型是增消过程,它假设:①在非常小的△t时间内,线束只能由当前状态转移到相邻状态或不发生状态变化。例如,线束中的呼叫数可看作是线束的状态。如果有n个呼叫,则当前状态为En。其相邻状态则为En-1或En+1。②线束当前状态为En,经△t时同转移到状态En+1的条件转移概率为λn△t+0(△t),式中λn为En状态下的呼叫强度。0(△t)表示△t的高阶无穷小。③线束当前状态为En,经△t时间转移到状态En-1,的条件转移概率为μn△t+0(t),式中μn为En状态下的呼叫结束强度。
线束利用度
指负载源组中任一个负载源所能使用的服务设备的数量。在部分利用度线束中,任一个负载源,都不可能使用线束的全部容量,而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设备。用K表示线束利用度,V表示线束容量,则有V≥K。当V=K时,线束为全利用度,利用度K的大小是受接线装置的结构制约的。
线束利用率
指线束的使用效率。它在数值于平均每线上的完成话务量强度。用η表示线束利用率,则有
η
式中A0和A分别为线束的完成话务量强度和流入话务量强度,V为线束容量,E为线束的损失概率。
电信系统设计者的任务之一,是在一定的服务质量前提下,构成高利用率的网络,即构成为经济的线束结构与应用方式。线束利用率与线束的负载、容量、结构以及服务质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以损失制线束为例,在一定的呼损条件下,线束容量越大,线束利用率越高,对于一定容量的线束,呼损越大,线束利用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