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对建筑物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建立在高处的楼层,是很容易被闪电触摸到,也是容易遭受雷击的。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低楼层和平房建筑物是不容易遭受到雷击的,但也不能说明,没有雷击的危害,所以好在所有的建筑物上都安装好避雷装置。
避雷针的作用
通过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避雷针真正的作用不是避雷,而是引雷。而建筑物安装避雷针和相关防雷设施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是防护直击雷:它主要是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物,安装避雷针或者其他防雷设施,以减弱雷击时产生的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空间造成的伤害。
其次是防护感应雷:感应雷击是雷击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于建筑物的金属物线,而发生破坏电子元器件的现象,避雷针主要是保护家用电器及弱电设备。此外,安装漏电保护器,也可起到保护家电作用,同时务必做好防雷接地。
假如雷击发生在楼层的混凝土立柱上,电流有可能会沿着建筑物内部金属一直向大地传导。
如果居住楼层没有采取必要的防雷接地措施,雷击电流产生的能量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那么它通过的楼层都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直接或间接对建筑物或楼层的电气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遇到雷雨天气,室内家用电器一定要注意及时断电,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现在人们对避雷针作用原理有了清晰的认识,
避雷针通常由接地体、接地引下线以及接闪器3部分组成
。通常,接闪器采用长度为1-2米和直径为15-20毫米的圆钢或钢管,将其固定于支柱上端,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进行连接。
当遇到雨雪天气时,一些高层建筑可以感应上带电云层中的大量正电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就会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被雷电击中的这一短暂的放电过程中, 的电能瞬间转化为光、热等能量,从而导致建筑物被破坏。
避雷针设计原理就是人为将雷云中的电荷引发到地面,从而避免雷云中的大规模放电对人身、建筑物以及家电造成伤害与损失。了解到避雷针的发明历史、工作原理以及其防护作用后,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必要的预防举措,从而避免雷击损失。
避雷针(Lightning Rod),又称接闪杆,是防雷系统的核心装置,用于保护建筑物、电力设施和其他重要结构免受雷电直接击中的损害。自18世纪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以来,避雷针技术不断演进,逐渐从单一金属导体发展为集物理防护、电磁屏蔽和智能监测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避雷针,也可以叫做引雷针,是一种可以抗击雷电的装置。雷雨天气是容易产生闪电的,没有避雷针的话,闪电的出现的地方,就会有伤亡的事件发生,不管躲到哪里,都会被闪电击中。人体属于导体,所以闪电可以自由出入人的身体,但是肉体是承受不了闪电的威力的,闪电进入体内后,人体会迅速燃烧,直到成为煤炭变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