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木花架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轻骨材料凝合而成。具有色泽、纹理逼真;坚固耐用;免维护;防偷盗;节省木材;节省费用等优点,与自然生态环境搭配非常和谐。仿木仿石园林景观产品既能满足园林绿化设施或户外休闲用品的实用功能又美化了环境。
凉亭的作用:凉亭多建于道路的旁边,山脊、水边、公园、桥的中部或桥头,这是由凉亭的作用所决定的。
凉亭在园林景观中即使景观平台又是立的景观。即满足人们在活动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纵目远眺。凉亭本身又是造型完整精美的景观建筑、园林小品。在古建凉亭中既有彩绘,又有特的建筑结构和精美的琉璃瓦及造型特的琉璃瓦工艺品供人观赏。
长廊又名游廊,廊是立有顶的连接建筑物或景区、园区之间的通道,其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公园、庭院中。
长廊的作用
一 长廊基本的功能就是道路、通道。长廊人们从一个地方、建筑物或区域去向另一地方、建筑物或区域。长廊是有顶的,避免了游人可能遭受的日晒、雨淋,方便在雨雪天通行和观赏景致。
二 由于长廊大多为一字长蛇型,它可以作为分割景区,增加景区层次,调节疏密,区划空间的分割作用。
三 长廊也是立的景观建筑,古建长廊建筑特、精美、雕梁画柱,由于长廊的长度一般较长,在彩绘中常常有连载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彩绘画供人观赏学习。
复廊:若将两条半廊合二为一,或将空廊中间沿脊砌一道墙,墙上开漏窗,则为复廊。复廊两侧分属不同的院落或景区,但园景彼此通透,若隐若现,从而产生无尽的情趣。
爬山廊:随地形起伏而建的长廊叫爬山廊。
停子是供人歇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
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
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唐] 白居易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台是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建筑。
台本是指高耸的夯土构筑物,以作登眺之用(如烽火台),秦汉以后日渐式微。
目前遗留的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台则是另一种形式,是建筑在厅堂之前,高与厅堂台基相平或略低,宽与厅堂相同或减去两梢间之宽。这些台乃是供纳凉赏月之用,一般称作月台或露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